发布于 2022-03-15
1、迁移主流方案还是两类,一类是走主机迁移,有数据库层面的,有虚拟机层面的,也有OS层面的,比如LVM等,这一类基本可以保障完全在线,但是会影响主机业务,所以务必做合理的控制和摸底;2、另一类是存储层面的,首先得确认您当前系统的版本,现在linux主流的内核版本我们都支持在线迁移,具体... (more)
对于问题1发表下个人看法:光模块最怕半死不活,但是存储厂商一般不产光模块,目前看还是通过设定阈值,设定告警、保持密切监控来实现。
1,资源池的分层,首先是需要业务分层,根据业务的重要性程度,容灾等级,性能诉求做整体性规划,然后才是存储根据业务需求做对应的分层管理,比如核心生产用全闪高端,外围业务可以考虑混合存储等;2,统一管理还是建议使用DME,可以抽象化SLA等级,把不同层的资源池化展示给主机侧。... (more)
发布于 2022-03-10
在全闪存储全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下,如何开展核心生产存储选型与块资源池建设?(华为存储MVP赋能活动-第七期)
发布于 2022-03-09
发布于 2022-02-25
1、不管是SAN、NAS、大数据存储,都是标准协议,在主机侧来说只要是标准协议的设备就可以接入,整体资源池的扩容是没问题的,只是单台设备的线性扩展可能受影响。当前来说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,国内的供应情况也在改善,后续应该也不会出现,这种极端情况。 2、大数据平台存储方... (more)
发布于 2022-02-24
考虑性能的前提是满足业务的诉求,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存储的性能要求。海量小文件是一个典型的IO密集型模型,可以考虑从文件的数量,大小等方面进行评估。
NAS作为虚拟化存储和SAN作为虚拟化存储最大的区别在于管理的对象不同,SAN管理的逻辑磁盘,NAS挂载的文件。SAN存储可以通过直通方式将磁盘直接挂载的上层使用,也可以通过VMFS等方式,将文件交给上层使用;还有一个很大区别就是,两者管理的力度不同。使用NAS的时候可以进行更精细化... (more)
用租户级复制, B->C也可以做到不需umount和mount 因为租户级复制会将所有的配置信息从主端复制到从端,再保证从端的IP地址激活的时候跟B一样的IP,就不需要umount对于普通复制,用户如果可以手动保证 共享名 IP地址 权限 这些完全一致,也不用umount... (more)
从VMware管理员的角度,SAN的性能优于NAS从存储管理员的角度,NAS对接的话,可以看到虚拟化文件,管理更方便
华为全面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,围绕数据“采-存-算-管-用”全生命周期,将数据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落地生产交易、数据湖、边缘数存等核心业务场景,提供全闪存存储、海量存储、智能边缘存储及解决方案。华为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中心为twt社区行业会员持续提供领先的存储产品技术服务与支持,帮助客户全面数字化转型。